奇谱科技 奇谱科技

CHIP奇谱
关注产品与技术 分享体验与新知
广告

英睿达T500:面向PCI-E 4.0主流市场的高性能产品

作者:原创

虽然PCI-E 5.0接口已经开始在新一代PC上配备,虽然PCI-E 5.0接口的SSD已不鲜见,但PCI-E 4.0接口仍将是SSD的主流选择。


率先推出采用PCI-E 5.0接口的SSD产品T700的英睿达(Crucial),可谓是风光无两。一则是产品性能的确出色,二则是他就势继续拓展Pro系列产品家族,推出了PCI-E 4.0接口的全新产品T500,性能较此前的P3 Plus系列更有优势。

相比年初刚刚推出的采用Phison(群联)E21 DRAMless方案的P3 Plus,T500采用了更高规格的产品设计:E25主控是群联第二代带DRAM缓存的8通道PCI-E 4.0主控,标称最高性能达到7200MB/s,较前代的E18有了长足的进步;同时该主控与T700所使用的E26一样,升级支持NVME 2.0。

T500有着高达7400MB/s写和7000MB/s读的标称速度,支持微软DirectStorage技术,可为PS5等游戏主机提供高性能的存储扩展。因此它在常规的M.2 2280规格之外,为消费者提供带有和不带散热马甲的两种选项。只是作为新品,目前两个版本的差价略有些大,特别是2TB散热马甲版价格高出无马甲版170元(补贴差距加大100元),性价比不在一个水平线上。

1TB容量,马甲和非马甲版T500现差价为70元,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。

在性能方面,T500是有相当骄傲资本的,它不仅用上了新款主控,使得2TB版超越1TB版(7300MB/s读、6800MB/s写速度),成为全系性能最优的型号,而且它还用上了美光量产不久的242层3D TLC NAND。其整个颗粒密度更高,仅需2颗、单面布置,就实现了2TB的容量。考虑到E25对双面布置的支持,不排除T500最大容量升级至4TB的可能性。

缓存芯片也是美光自家的LPDDR4 2GB。

可惜不是PCI-E 5.0接口,否则可以在酷睿i9-14900K处理器上直接开启更高性能。

新一代PCI-E 4.0 SSD性能就是比谁更接近7400MB/s这一接口极限的过程。相对其主要竞争对手,T500的调优更注重读写平衡,虽然实际测试值低于标称且读性能低于主要竞争对手,但是它的写性能更具优势且更接近读性能,这对重负载写需求的消费者更有意义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此文(www.chip.cn/dt/2362.jhtml)了解对手的性能表现。

出场配置情况下,T500的实际性能表现与其标称值有一定距离,这与其静态和动态SLC缓存容量预置容量有着直接的关系。通过Optimization and update utility软件,可以在约20%的幅度范围内调整,实现读或写速度更接近标称值。预置参数有着更加平衡读写性能配比,无特殊需求,不用调整。

与性能出色同时而来的,还有与Phison主控如影随形的发热问题,马甲版T500不是无缘由地存在。无散热片情况下,T500监控温度,直接说就是主控温度轻松突破80℃。

随高温而来的就是读写速度腰斩、I/O性能暴降和数据延迟加大,过热情况下的T500,性能表现惨不忍睹。

而只要加上一片小小的散热片,T500立马原地复活,数据块规模超过512KB后,读写性能几乎同步达到峰值,这种爽“快”只有用过的人才能体会。

当然,添加普通散热片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,E25温度超过70℃也是常态,只是不会触发降速。

除了主控温度偏高,T500的其他热与功耗表现中等偏上,NAND颗粒表面温度不超过40℃——无主控散热串扰情况下,而整颗SSD峰值功耗约为6.7W,不低但也不是很高。

英睿达T500 SSD有着相当不错的实验室测试性能表现,同时,它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也比同样来自美国的竞争对手更低廉,营造出更高的性价比氛围。极端情况下,Phison主控温度、功耗过高,以及高温保护问题,在没有加强散热的T500上也有所呈现,消费者应慎重考虑如何使用在笔记本电脑中,而台式电脑上则无虞。


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奇谱科技 » 英睿达T500:面向PCI-E 4.0主流市场的高性能产品
分享到:
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