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lightfall
鉴于近来业绩层面的整体表现,英特尔太需要“爆款”提振士气了。那么,在三家全球性GPU供应商中,英特尔第一个推出新一代产品,且不是不可方物的高端,面向主流市场的“5”系,能否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呢?
插在主板上才最稳当,代号为Battlemage,即首款采用Xe2架构BMG-G21芯片的独显(核显已被用于Lunar Lake)产品Arc B系列的首批产品,B580抢先于NVIDIA的GeForce RTX 50的AMD的Radeon RX 8000系列产品上市,B570稍等个把月也会到达市场。
这款原厂上市时也仅定价为2049元B580,可以说背负着英特尔再次冲击高端GPU市场的野望。和上代产品Arc A系列相比,英特尔更加务实,毕竟产品的实际推出时间,较计划晚了不少——对手拖延症更甚,无论是产品定位、价格还是对标产品,都是主流而非中高端。
无论是纯游戏领域中的DirectX 12 Ultimate(包括光线追踪、可变速率着色、网格着色器及采样器反馈等先进特性),瞄准内容创场景超高清编辑、先进编码,还是日益浓厚的AI应用场景,B580在A系列的基础上都更进一步,拼命地讨好着各细分市场的用户。
然而,来晚了就要付出来晚了的代价。B580从诞生之日起,就要面对各细分市场用户的挑剔目光,并且在挖矿热过后的显卡供给丰沛期,低价入市几乎成了英特尔的唯一选择。和当初A750/A770高调挑战RTX 3070时不同,B580没有了高端定位的压力,反而可以放得开手脚。
实际上,B580垂直替代的是有着同样数字部分编号的A580,但是这款产品命运多舛,上面的A750/A770和下面的A310/A380均早于它1年发布。当它去年底姗姗来迟之时,所要面对的对手已经升级为RTX 4060。
到了Arc B这一代,曾经后发的580反而成为首发产品,背后所映衬出的是英特尔不再理想化,而是更为务实,曾经希望“点石成金”,如今则更要靠实力硬刚,这也算是从炼金术士(Alchemist)到战法师(Battlemage)的另类解读吧。
更务实的是,英特尔放弃了用高规格硬件配置拿下对手的“文明”方式,结合成熟的TSMC N5制程,用高频率核心、大容量显存等玩家看得见、讲得出的硬指标,以大力出奇迹“暴力”方式,成功地完成了任务。
需要再次强调,B580面向2000元甚至更低价位的主流市场,凭高不凭多。而更大核心规模,原本是B770甚至更高级别产品的天下,但是这一产品后续面世的风险非常高。曾经被报以厚望的Arc A系列,早已教会了英特尔低调。特别是在当下的时间关口,硬件不出问题、软件不掉链子、价格不很离谱,B580需要用实际销量表现,证明这条产品线是有存在价值的。
反观将要面对B580及RX 8600挑战的RTX 4060,仍显得非常自信,除了拼多多等渠道能够抢到2000元以下的产品,常规产品价格仍然在2200元以上,RTX 4060 Ti 8GB版本超过3200元,16GB版本超过3500元。罗列这些NVIDIA产品的价格,是给大家个心理准备,B580将发起对RTX 4060系列的挑战。
Xe2架构已经在Lunar Lake上获得良好反馈,轮到B580的时候,规格定义更加得心应手。相比于仅有8个Xe2核心的Arc 140V,B580有着2.5倍的核心数量,运行频率更是高了近一倍,因此其整体性能水平提升幅度非常大,可满足2560×1440p这样比Full HD更高一级别的分辨率性能需求。
根据英特尔官方给出的数据,Xe2架构层面能效比较上代产品有着大幅度的提升,因此B580虽然定位和功耗级别与A580相近,但是B580的各维度性能表现甚至远超过上一代的次旗舰,也就是对标RTX 3070的A750。从这方面来说,B580的性能相当有得看。
当然,显示卡性能提升,有效地支撑起更高分辨率和更高刷新率的3D加速。而之所以分辨率能提升到这一级别还能保持环面流畅,这与B580所支持的XeSS 2超分特性密不可分。和DLSS、FSR技术相比,后来者XeSS从一开始就引入了AI加速特性,这让GPU在不处理专门的AI应用时,XMX单元有事可干,而更直接的价值是相关处理加速增益明显。
XeSS 2包括了XeSS-SR(超级分辨率)、XeSS-FG(帧生成)和XeLL(低延迟)等多项特性,呈现在游戏表现上,并不仅仅有帧率提升那么简单。随着它进一步强化AI参与画面生成工作,其性能表现较XeSS有了进一步的惊人表现。
和专注帧本身的质量与数量的前两项特性不同,XeLL更加注重减少无谓的帧处理流程,利用AI预判完成相关处理。
说了那么多好处,最后还是要看疗效的!从最初的1.0.0版本、过渡的1.3.0版本到最新的2.0.0版本,XeSS不断地带来惊喜。以上测试场景,在1440p分辨率(2560×1440)下的原始运行帧率仅有33.3fps,经过不同版本XeSS加持后,性能有了成倍的提升。
也许你会说XeSS 2开启后,以牺牲画质为代价获得的115fps最高帧率不值得稀罕,但是Ultra Quality Plus级别的画质水平,也能达到流畅的近60fps,而质量与速度平衡后100fps。这样的帧率表现,对需要高分辨率、高画质视觉刺激的玩家来说,就太有吸引力了——哪怕是对3D性能最苛刻3A大作,只要支持XeSS 2,就能以2000元价位显卡搞定。
在光线追踪方面,B580集成有20个单元,规模中等。光追性能与单元使用量成反比,仅开2路时帧率仍能达到154fps水平,可以说对游戏体验几无影响。光追特效,已经从高端显卡炫技走向了主流显卡的日常,已具有持续开启的实用性。
看过了B580的Xe2新架构为游戏体验所带来的贡献,再来看看实际游戏体验。3DMark基准测试还不能正常识别这款新显卡,因此也无法上传数据进行云端比对。考虑到B580已经瞄向更高1440p分辨率场景,Fire Strike Extreme和Time Spy均使用这一分辨率测试,B580分别得到15818和14805分,达到甚至略超过RTX 4060 Ti 8GB。
以上基准测试,都基于锐龙7 9800X3D+X870E+2×16GB DDR5-6000平台——顺道还检验了一下B580新I卡和新X3D平台的兼容性。
而下面的游戏及应用测试,则回到了与B580 2000元左右价位相称的平台上:酷睿i3-13490F+B650+2×8GB DDR4-3600。看一看由B580组成的5000元高性价比游戏整机,游戏体验如何。
本地部署Stable Diffusion 1.5生成512×512分辨率图像,时间不到3秒,而A770需要耗时5.8秒;分辨率放大至1024×1024,B580仍比A770快20%左右。有意思的是,SD生成图像时,由于平台负载突然升高,680W 80Plus白金电源甚至发出了啸叫。而仅数秒的GPU高负载,甚至不能使B580芯片温度上升而风扇转速提升。
新升级的Procyon 2.10版增加了文生文成测试,包括Phi-3.5-mini、Mistral 7B、Llama-3.1-8B和Llama-2-13B等4个LLM模型。B580的平均token生成速度比RTX 4060高40%以上,比RTX 4060 Ti 8GB高10%左右。
由于这些模型均为本地部署,规模都相对有限,其中只有Llama-2-13B INT16压缩后的量化数据容量达到6.4GB,测试时能够尽可能地占满B580的12GB显存。这项测试对仅有8GB显存的RTX 4060和4060 Ti来说,就是个天坑——不能运行。但是回头来看,13B参数及需要12GB显存,的确已超过一般用户本地部署AIGC的需求,因此各家GPU厂商才会都推出将INT16量化至INT8的折中方案,既提速又降低硬件需求。
在英特尔转为Arc B系列推出而全新设计的Intel Graphics Software控制台(刚用了一代的Arc控制台被废弃)中,可以监控到更多更细致的英特尔显示卡信息。从这里可以看到Llama-2-13B测试时,B580的GPU负载达到141W的较高水平,而其他模型为INT8,负载也相对较轻,GPU功率为74W左右。
高清和超高清视频处理,是Arc产品两代以来,英特尔所保持的优势项目。此前,英特尔就展示过使用4块A770所搭建的专业视频编辑工作站解决方案,其低功耗与低成本令人侧目4块消费级的显示卡加在一起不到万元,不够对手一块中等卡的价格。
AD104核心的RTX 3500 Ada,对应消费级的RTX 4070。专业再加上高规格芯片,RTX 3500 Ada在这项测试中领先是可以想见的。而B580的测试结果并不掉价,且无论是FHD H.264编码还是UHD H.265编码,其性能都比RTX 4060 Ti高10%以上。干活选谁,不用我多说了吧!
最后,终于到游戏成绩了。以上游戏测试,都使用1440p分辨率进行。其中,部分游戏支持XeSS,但除了F1 24能够支持XeSS 2外,其余均只支持XeSS初版。
没有了9800X3D这颗强劲处理器的支持,酷睿i3-13490F与B580的高性价比组合,也能1440p最高画质100fps玩《赛博朋克2077》,夫复何求?
也许,对于Arc B580这款新晋2000元游戏卡,你最关心的部分就是游戏,以及它能否平替日益霸道还不断缩水的RTX 4060/4060 Ti。
那么,通过本次测试,你应该会对B580的首秀感到满意。无论是AI应用、视频编辑还是游戏,B580的性能表现都明显优于RTX 4060,甚至超过了RTX 4060 Ti。
然而,问题来了。前面我们说过,RTX 4060产品价格已经接近2000元。与之相比,后来者B580显然缺乏市场验证和消费者认可。对不想为改变操心,也不想冒险的消费者,综合下来区区这两成的性能优势,并不能打动他们,因为他们会说,要性能可以选RTX 4060 Ti。
B580有十足的把握拿下RTX 4060 Ti吗?恐怕并没有,伯仲之间吧!如果我没有理解错,B580就是对着RTX 4060 Ti而来的,低姿态就是为了堵住买不起RTX 4060 Ti又甘心RTX 4060的消费者的嘴,前者的性能、后者的价格,这样就不难选了。
除了质感满满的原厂Arc B580限量版,此次新品上市,英特尔拉上他几乎所有的AIB一起推出同款产品和举办发布活动,形成了规模空前的B580产品阵营。这么做的目的不单纯是看起来有气势、消费者选择起来更有余地,而更重要的原因是“输不起”。
以美国人的营销调性,新产品必定先上高端打品牌,然后才逐步推出主流和入门产品走量。但是,英特尔,或者说Arc显然等不了了。在B系列推出之前,坊间就不断地传言新产品面临流产,常规的高-中-低产品推出节奏,难以满足Arc证明自己还行的速度。
因此也就有了高性价比的B580抢先且低价的上市。
如果你的显卡购置预算并不宽裕,且除了游戏还有更多的显卡需求,同时有看不上两年才恢复原价但还规格缩水的RTX 4060。那么Arc B580将会是当下不错的选择。